中新社石家莊2月22日電 題:河北“最美縣委大院”的“蝸居”
  中新社記者 陳林
  有河北“最美縣委大院”之稱的靈壽縣委辦公地,是一座修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平房院。
  靈壽縣位於河北西鉑是國家級貧困縣。縣委9個部門、160多名工作人員,一直“蝸居”在兩進六排、紅瓦白牆的105間房屋內。
  之所以被稱為“最美”,這其中蘊含著民眾對政府機構艱苦朴素作風的期許。在中國一些地方,官方的豪華辦公樓和簡陋民居之間的落差,總是遭到民眾的反感和質疑。
  “幾十年了,大院還是原來的模樣。”在這座大院工作28年的靈壽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吳和韻說,房屋年久失修漏雨嚴重,但除了必要時進行的修繕和牆體粉刷外,大院幾乎沒有任何改變。
  在縣委組織部一間不到20平米的屋內,兩個科室的6名工作人員正在辦公。蓋房之初用的葦席已經變黑髮霉。入職兩年的聶豆豆說,剛來時看到縣委辦公地都是平房有點驚奇,現在覺得很正超只要辦事在哪兒辦公都一樣。
  因房屋老舊,負責維修的趙永山一度成了大院最忙的人。受地基下陷影響,他所在辦公室的窗戶和防盜門已變形,窗戶與牆體處有拇指寬裂縫,無法關嚴窗戶。
  “從1988年至今,大院原本有四次重建機會,但縣委卻先後四次將蓋樓款項‘挪用’在教育、養老等民生方面,群眾戲稱縣委永遠攢不夠建大樓的錢。隨著後來經濟發展,重建縣委辦公樓的建議也一次次被重提,最終卻都被否決。”吳和韻說,最近的一次,2008年用於建樓的1300萬元人民幣已備好,可最後還是用在改善農村學校取暖上,全縣2.3萬學生告別了煤爐取暖的生活。
  “靈壽是國家級貧困縣,現在還有7.6萬人口處在貧困線上,面對他們誰能忍心再去花錢蓋辦公樓。”靈壽縣縣委書記宋存漢說,相對縣委大院的“寒酸”,當地在民生花錢上卻很大方。去年靈壽縣用於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達9.6億元,占全縣財政支出的83.94%。
  得益於當地對教育的巨大投入,剛升入初中的王丁玉離開山區,來到離家40公里的靈壽縣二中上學。這所建在縣城旁,擁有6座大樓、採用多媒體教學的現代化學鞋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,她可以直接擰開水龍頭洗衣服,不用像在家裡時一點點辛苦打水〈著課堂上播放的多媒體課件,這個出生在太行山區的女孩一臉開心,“我們也和城裡小朋友‘聯網’了”。
  從業32年的靈壽縣教育局副局長尹秀江說,從2008年至今,全縣用於改善辦學條件的資金總額高達2.218億元,一批標準化、高質量的學校相繼涌現,教育的發展速度已遠遠超過經濟發展,僅去年全縣就有1000多名學生考入大學。
  “普通的手術也不用再跑到省城去,看病方便多了。”在靈壽縣醫院陪家人看病的貢盼雲說,近年醫院蓋了新樓,引進新設備,住院條件也隨之改善。
  靈壽縣近日集中簽約總投資169.15億元的17個項目。一位前來投資的外地客商表示,當地幾十年來都把資金花在刀刃上,這樣的政府值得合作。(完)  (原標題:河北一貧困縣縣委平房辦公幾十年 四次放棄重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s97ysnpx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